提升鋼絲繩是礦井提升系統中的重要承載部件,它的安全狀況直接關系到礦井的正常生產和人員的生命安全。為此,我國《煤礦安全規程》規定了提升鋼絲繩的安全系數:同時對日常定期維護檢查和剁頭試驗也有明確的規定。盡管如此,在礦井生產過程中,困鋼絲繩斷裂而產生的重大事故仍然時有發生.目前我國多數礦井對提升鋼絲繩采取定期更換的辦法,即鋼絲繩運行一段時間(各礦規定不盡相同)后,無論其狀況如何,一律更換下來報廢。
很顯然,這種辦法既不能確保鋼絲繩在使用期內安全運行,也不能使鋼絲繩達到物盡其用。造成巨大的浪費。因此,開展提升鋼絲繩在線檢測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。 鋼絲繩損傷后仍具有的承載能力(即拉斷力)為剩余強度。目前的研究把鋼絲繩的損傷模式。
分別檢測出LF型和LMA型損傷量及其在鋼絲軸向上的位置.予以記錄存儲。據此可判斷鋼絲剩余強度。研究表明”,對于鋼絲繩的LF型損傷,在斷處該鋼絲失去強度(無承載能力)。但是由捻的鋼絲之間存在摩擦,使得在長度方向相隔一定離以后,該鋼絲又重新恢復承載能力,這個距離為鋼絲的失效長度.其太小取決于鋼絲繩的捻制結構。對于異向捻鋼絲繩,其斷絲失效長度為鋼絲捻距的2.9倍,而對同向捻鋼絲繩為捻距的6倍。